隨著農業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植物助劑出現在我們生活中,和植物生長調節劑相比,植物激素又有什么區別呢?
1、植物激素
較早之前農戶們使用植物激素的頻率比較高,植物激素又被叫做內源激素,是各種植物自身分泌出的一種有機化合物。植物激素在被產出后,可通過植株中的輸運系統送到作物的其它位置中。植物激素在植物體內的含量雖然是非常少的,但是卻有著非常大的作用,也是植物生長中必不可少的物質。植物激素有著很多作用,不管是什么植物,只要缺少植物激素的話,便無法正常生長,嚴重時會導致植物枯死。
所以植物激素一般有著三個特點。一就是都是由植物自身生產的,是植物在進行各種生命活動時產的代謝物質。其次,植物激素能夠在植物中移動,不同器官產生的植物激素是不一樣的,其移動的速率和方法也會因為激素種類而有所不同。然后就是植物激素只需要極低的濃度便可起到調節的作用。在所有植物生長過程中,其調節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2、植物生長調節劑
目前市面上銷售的植物生長調節劑類型是比較多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則是以植物激素為基礎研究出來的一種新興科學。因為植物體內含有的植物激素時非常少的,所以如果僅僅通過在植物內提取植物激素再運用到農業生產方面的話。不僅非常麻煩,還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與時間。所以只有通過現有的激素,根據植物激素的結構組成,合成相類似的生理活性物質。植物生長調節劑可能與植物激素的結構組成完全不一樣,但是也具備著植物激素的生理活性作用。
而這種通過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在植物內是不一定存在的。它的結構、化學性質等與植物激素也都有著很大的差異。不過其效果與作用卻與植物激素相同。對植物的生長也有著非常重要的調節作用,也是提高農業產量的關鍵。所以這種有著植物激素類似活性與效果的人工合成的化學物質,便是植物生長調節劑。
以上就是植物生長調節劑與植物激素區別的簡單介紹了。今天的介紹就到這里了,本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