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長調節劑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農用肥料,很多客戶在購買化肥時容易產生以下幾種誤區:
一是在養分標注上設陷阱。把其他元素和有機物都計算在總養分內。如N—Ca—K2O總養分為45%的硫酸鉀復合肥料,把中量元素鈣計算在養分內。
二是把土壤改良劑當磷肥或復合肥料出售,如含五氧化二磷≥4%、氧化鈣≥30%、氧化鎂≥20%,總養分≥54%的土壤調理劑。
三是有機質含量≥30%,氮磷鉀≥4%的有機肥料,當季增產效果差,在我市目前銷量比較大,購買時應注意。
四是把不是16種營養元素的成份計算在養份內,如N—Se—Zn,25—10—10,總養分大于45%的硒肥,不適合我市農作物使用。
五是精制有機肥料,把鈣、鎂等多種中量元素;硼、鐵等多種微量元素計算在養分內當復合肥料出售。
六是所含成份說不清楚作用的復合肥料,如袋子上標注含蛋白質、海藻素、氨基酸、黃腐殖酸、腐磷、BBT等成份,增產效果比較差。
七是宣傳上的誤區,故意夸大產品的效果,有以下幾種說法:半斤產品可以代替50斤復合肥料、50斤尿素、或50斤磷二銨;微量元素可以代替氮、磷、鉀;腐殖酸可以代替氮、磷、鉀;植物生長調節劑可以代替氮、磷、鉀等。
肥料對作物的生長著重大作用,農戶在購買肥料時,一定要學會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選擇出適合自己作物的肥料,小心被欺騙。